- 方鳴;吳妍;高秀鳳;謝敏;
準確把握新生代農民工的異質性特征是合理分析其公共文化服務利用的前提。利用安徽、江蘇、浙江三省的調研數據,在因子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利用的因素。結果表明,個人因素(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因素(家庭年收入、平均月薪)、家庭因素(共同居住人口數、子女數)和認知因素(了解程度和了解渠道)對新生代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利用有顯著的影響作用,且影響程度表現出一定的次序性;相對于非新生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利用程度則偏低。
2021年01期 v.38;No.158 15-19+2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94K] [下載次數:2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0 ] - 杜永紅;
2018年IASB發布的《財務報告概念框架》中,將會計目標由二元改為一元,因此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也隨之變化,這說明了IASB對于決策有用性的偏愛和對相關性以及公允價值計量的推崇。但我國仍然堅持雙元財務目標,同時公允價值計量仍在發展過程中,信息披露現狀較差,因此我國應當堅持不對稱謹慎性。但是對于如實反映和可靠性,我們應當綜合考慮,如實反映的表述更好,更多地反映了會計信息加工過程的要求、人的主觀努力,更接近會計準則的目標導向,并且與公允價值計量聯系緊密,但是可靠性中實質重于形式和可驗證性依舊應當作為如實反映的衡量標準納入信息質量特征,使得如實反映保持可靠性的內核,在外部監管不成熟,法律和資本環境不健全的情況下防范和過濾虛假會計信息。
2021年01期 v.38;No.158 20-2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03K] [下載次數:10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童彤;
"一帶一路"是一條開放之路,互聯互通離不開金融領域的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各項工作,為我國支付行業"走出去"提供了新機遇,也帶來了新挑戰。支付行業應堅持開放發展"走出去",積極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動我國與沿線國家在支付領域的共商、共建、共享。
2021年01期 v.38;No.158 24-2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18K] [下載次數:2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3 ] - 陳啟明;趙明華;王一飛;
在分析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狀況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單個企業盡量節能減排,提高生產工藝水平;積極推進鋼鐵供應鏈發展,促進鏈上企業之間通力合作,降低碳排放量,實現供應鏈綠色發展;相關職能部門通過運用碳稅等激勵與監督手段,讓企業自主實行低碳排放。
2021年01期 v.38;No.158 27-2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25K] [下載次數:2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方志華;
19世紀上半葉,受愛爾蘭內部經濟蕭條的影響和英國本土對勞動力需求的增長,愛爾蘭勞工大舉向英國本土遷移,積極參與新興工業、農業及城市服務業的生產活動,成為英國本土工業化進程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愛爾蘭勞工通過補充優質勞動力、改善勞動力結構以及拉低勞動力價格,推動了資本的積累和工業經濟的發展;但他們也對英國本土的社會治安和公共衛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愛爾蘭勞工對英國本土工業化的參與和推動,彰顯出英國的工業化是聯合王國四個主體民族共同協作完成的結果。
2021年01期 v.38;No.158 30-3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23K] [下載次數:3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0 ] - 蘇濤;
作為安徽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黃梅戲具有獨特的魅力,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應在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異的基礎上,求同存異,推進黃梅戲的譯介與文化旅游的結合,保持理性的文化傳播心態,并著力培養高素質的翻譯人才,充分利用互聯網打造各種有效傳播媒介,推動安徽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
2021年01期 v.38;No.158 37-3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297K] [下載次數:82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高艷;
20世紀80年代后的黃梅戲音樂秉承了程式性基礎上的原創性。在黃梅戲音樂創作中,繼承了傳統黃梅戲各曲牌、板腔的音樂形態特征。黃梅戲的伴奏運用現代音樂元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音樂表現手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演唱形式多樣化,劇中的主要角色一般都有多次的獨立唱段,演唱語言以安慶方言為主,唱腔明快樸實,節奏細膩抒情,潤腔流暢,展現了黃梅戲獨特的唱腔特征和演唱風格。
2021年01期 v.38;No.158 40-4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331K] [下載次數: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竇倩倩;肖旺群;項傳兵;
中國扇以其特有的藝術特征和設計特征成為中國傳統手工藝品的典范,具有民族文化象征意義。從符號學視域挖掘出中國扇的符號語言,結合案例從產品語構、語用和語意角度探究將扇符號運用到現代產品設計的方法,并提出從外延、內延符號語言層面融入設計中的策略,以期能為其他文化符號融入現代產品設計中提供參考,使設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競爭力。
2021年01期 v.38;No.158 43-4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79K] [下載次數:1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鄧婷;謝茜;
在旅游+視角下,以李白詩歌文化為研究方向,整合集李白詩歌文化研究、動漫產業創新、動漫周邊生產創作、旅游推廣于一體的李白詩歌文化動漫旅游產業,塑造李白動漫品牌,培育安徽動漫旅游產業新業態,以期促進安徽地方文化與旅游業的創新融合,為安徽地方李白文化保護和傳播提供創新發展思路,實現李白文化的價值轉變,推動安徽地區旅游經濟發展,同時填補相關學術研究空白。
2021年01期 v.38;No.158 47-5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163K] [下載次數:4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劉一朋;
聲樂是一種人類主動使用音樂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這種主動表達的方式是從自身的情緒和情感出發,是最能直接反映自身情感需求的。因此,這種方式能幫助患者調整自己的情緒,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療,產生更大的精神康復效果。
2021年01期 v.38;No.158 51-5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445K] [下載次數: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5 ]
- 董玲;高紅云;
基于關聯理論視角,從認知-語用角度分析戲劇《去布法羅——一個悲劇幻想》中話語標記語"well"的語用功能。借助語料分析工具WordSmith 7.0,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究其在不同情況下的六種語用功能,即充當思考延緩標記語、信息短缺標記語、信息修正標記語、連貫標記語、緩和標記語和話輪轉換標記語。將話語標記語"well"納入微觀研究,并結合關聯理論對劇本實際內容加以分析,有助于進一步揭示自然語言交際的動態性。
2021年01期 v.38;No.158 53-5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75K] [下載次數:3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趙萌菲;曹瑞斕;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利用認知對知識進行加工,通過計劃、監控和評價來調節語言學習的一種學習方法?;谠J知策略理論以及大學生語音學習現狀,以安徽工業大學英語專業一年級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了為期12周的元認知策略教學實證研究,探討元認知策略理論在四個前元音/i/、/I/、/e/、/?/產出中的實際教學作用。研究發現元認知策略能有效提高語音課堂教學效果,對前元音正確產出的促進作用為:/?/>/e/>/i/>/I/。
2021年01期 v.38;No.158 57-6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95K] [下載次數:2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宣培培;許宗瑞;
大學英語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推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高校教師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了資源。課程內容同質化、課程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在線課程實際功效。高校應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引導教師積極投入課程建設,充分利用在線課程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2021年01期 v.38;No.158 61-6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535K] [下載次數:60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方芳;
研究生英語口語課堂長期以來存在著學生表達欲望強烈和實際表達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設置合理的口語課堂建設體系已成為口語課堂改革的當務之急。立足于生態因子的設定來構建研究生英語口語生態課堂,可引導學生有詞塊可依,有語法可憑,有邏輯可循,達到表達的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一,并通過流通率、周轉率、周轉時間的計算評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反饋,以便教師和學生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實現既定教學目標。
2021年01期 v.38;No.158 65-67+7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65K] [下載次數:1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徐曉莉;
疫情防控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系統化、規?;夭捎镁€上方式進行教學,這一模式對教學實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和研究線上教學實效性提升的策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適應疫情防控形勢要求,針對線上教學的特點和學生思想實際,統籌設計線上教學的全程教學方案,切實提升教學實效性。
2021年01期 v.38;No.158 68-70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71K] [下載次數:1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從宏壽;王兵;周郁明;程竹明;
構建高校電子自動化類課程建設質量監測體系,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教師教學質量評價辦法;重科學實效,建立課程建設質量監測指標體系,對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設置對應的評價指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評價體系,逐步實現規范化、標準化。
2021年01期 v.38;No.158 71-73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53K] [下載次數: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王詩生;戴波;盛廣宏;劉軼鋆;章慧娟;劉玲;
"金課"標準要求課程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環境監測課程是環境工程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對照"金課"標準,在教學實踐中通過重構課程內容,創新課程教學模式。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合,課程教學過程中重視課程思政,并構建線上線下學習與評估體系、多維度課程考核指標體系。
2021年01期 v.38;No.158 74-7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86K] [下載次數:24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唐得志;郎佳紅;馬小三;
針對電工學課程傳統課堂教學效果欠佳、實驗教學和工程實踐聯系不緊密以及教學考核方式單一等問題,在凝練電工學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教學考核三個維度介紹了深度教學互動的實例,探索提高電工學授課效果的教學互動模式,在電工學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021年01期 v.38;No.158 78-79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44K] [下載次數:2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宋孟;白鳳梅;周紅偉;黃貞益;隋鳳利;劉相華;
通過將優質實驗教學資源數字化、智能化,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科特點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搭建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利用虛擬仿真技術,結合認知學習、仿真操作、考核評價、實踐創新、工藝設計和教學資源庫7個模塊,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為培養高級應用型工程科技人才提供了有利條件。
2021年01期 v.38;No.158 80-8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73K] [下載次數:2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白娟;王付宇;
針對造價人才的執業環境的改變,分析行業在新形勢下對咨詢業務的新需求,并根據業務實踐總結出BIM、PPP、全過程工程咨詢等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出現對造價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構建新形勢下工程造價人才的能力指標體系,并提出了與能力標準體系呼應的核心課程體系設置思路。
2021年01期 v.38;No.158 82-8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659K] [下載次數:1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王亮;葛晨冉;
以市場營銷學課程為例,探索構建應用型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的質量評價體系,有助于推動線上教學高效提質發展。通過綜合15位市場營銷教學領域專家教授的評價意見,結合市場營銷學課程線上教學基本要求,運用層次分析法,設計出市場營銷學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兼顧師資隊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評價與反饋等標準,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和質量把控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2021年01期 v.38;No.158 85-8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907K] [下載次數:3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魏倫;
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教學較多受西方教育體系影響。在設計素描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著力引導學生去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實現文化認同。充分挖掘設計素描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讓學生的創作實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聯系,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還應改革課程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實現專業課教學與思政教學有機融合,提高課程質量和育人效果。
2021年01期 v.38;No.158 89-9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2318K] [下載次數:49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 吳正鋒;郭翔;
實踐教育基地是培養高職人才的必要場所,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但校企合作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存在合作程度不深,實訓效果不佳等問題。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及教材應注重"寬基礎、活模塊",以項目合作為載體,建立物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采取"訂單培養"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實行開放式實訓課堂;充分利用政策優勢,搭建校企合作交流溝通平臺。
2021年01期 v.38;No.158 92-93+11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22K] [下載次數:1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鄭勉勉;莊德紅;馬蓮蓮;張晴;劉洋;
在智慧課堂背景下,根據綜合造型基礎設計課程培養目標與任務,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數據分析的教學計劃、智能篩選的資源推送、立體雙向的交流互動、實時跟蹤的評價反饋,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學習環境,實現課前、課堂、課后有機融合,構建智能、優化學習、高效的新一代課堂。
2021年01期 v.38;No.158 94-9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32K] [下載次數: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6 ]
- 卜榮華;
加強大學生群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但在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中存在著功利主義消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泛娛樂主義解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以及佛系觀盛行稀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等問題。借鑒心理學視域下的社會認同理論,可以采取淡化物質比較、充實精神生活,優化主流話語、占領輿論高地,弱化當前比較、聚焦未來發展等策略來強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
2021年01期 v.38;No.158 96-9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75K] [下載次數:73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王燕;儲長流;劉海英;
提升高校新生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應以全員、全程、全方位協同為實施原則,以構建適應教育、專業教育、理論教育、隱性教育等分層遞進式模塊為實施路徑,以實現新生的大學認同、自我認同、使命認同和主體認同為目標,使高校新生入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從無序走向有序,推動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地生根。
2021年01期 v.38;No.158 99-10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90K] [下載次數:25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林虎;郭紀青;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提供前進動力,昭示奮斗目標。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內容,也是核心內容。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應重視教育引導、豐富教育內容、優化教育模式,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向前發展。
2021年01期 v.38;No.158 103-10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68K] [下載次數:117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11 ] - 張哲;
大學生勞動觀教育是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五育"并舉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大學生勞動觀教育在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及其評價機制等方面存在與生活實際脫節等問題。高校要立足大學生生活實際,融勞動、生活、教育于一體,通過創新教育內容、改革教育方式、重構評價機制,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勞動觀教育,提高大學生勞動觀教育實效性。
2021年01期 v.38;No.158 106-10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24K] [下載次數:118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何葉榮;胡平;
高校教師教學勝任力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針對目前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從內部和外部兩個層面篩選出高校教師勝任力評價指標,并結合問卷調查和專家咨詢結果,構建了新時代高校教師教學勝任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關聯模型,對高校教師教學勝任力進行評價。高校應通過政策激勵,引導教師積極提升教學勝任力。
2021年01期 v.38;No.158 109-11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40K] [下載次數:4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8 ] - 趙保平;胡正友;陳云亮;
組織育人是新時代高校育人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健全組織育人協同體系,落實院級黨組織在育人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發揮師生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筑牢組織育人政治保障;培育和創新組織育人陣地,拓展育人渠道,發揮各類組織的協同育人功能,做好組織育人服務保障,切實提升組織育人工作質量。
2021年01期 v.38;No.158 113-114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798K] [下載次數:41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9 ] - 許戎;
在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學習型"體系框架、推進"服務型"一體化建設、完善"創新型"機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三型"協作、優勢互補的新格局。高校學生黨支部以"三型"體系建設為著力點,引領學生黨員在"學習"中筑牢思想根基,在"服務"中鞏固群眾基礎,在"創新"中提升能力水平,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力。
2021年01期 v.38;No.158 115-11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897K] [下載次數:26 ] |[網刊下載次數:0 ] |[引用頻次:0 ] |[閱讀次數:7 ] 下載本期數據